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全球顶尖科学家们怎么看?这场盛会正式定档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
将首次在粤港澳三地举办超百位重要科学家将出力献智!助力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
↓↓↓
11月6日,广东举行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的主要日程安排、重要活动亮点等。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11月16—18日举办,这是该论坛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主办,相关分论坛和特色活动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行。本届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5场特色活动。
据悉,主论坛将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国际学术机构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院士、龙头企业代表等进行主旨演讲。14场分论坛将围绕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前沿性、热点性话题进行讨论,为大湾区更好地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论坛特设了澳门论坛等活动,通过集中展现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突出彰显科技创新力量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粤港澳三地政府将以联合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全球顶尖科学家
今年在大湾区探讨些啥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已确认出席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的重要科学家超百人,其中两院院士90多人,海外学术机构院士30多人。此外,本届论坛将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聚焦科学前沿。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发挥科学前沿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的牵引作用,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开展一系列前瞻性探索。论坛将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绿色低碳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超前布局颠覆性技术研究,助力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
二是聚焦开放合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将对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促进共性科学技术破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论坛邀请了港澳及欧美、亚太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会,通过科技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助力大湾区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聚焦全球关键科学问题,打造全球优势科技资源高端平台、构建全球创新治理体系,以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开展国际合作。“国际组织与湾区对话分论坛”,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知名湾区的科技交流对话机制,探索国际科技合作赋能人类发展新途径。
三是聚焦协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聚焦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多主体联动、多要素协同、多领域合作的综合性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发展。论坛将举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分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关注科技从业者、女性科学家的培养、发展;开展“科学有Young”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群体关注科学、探索科学的动力,为科技创新培养后备人才。论坛围绕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领域,邀请科学家、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投资人、技术经理人共同参与,探讨科技成果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开展院省全面战略合作十五周年,论坛期间将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大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最新优质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同时,论坛还将举办“中韩氢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合作论坛”“智汇产业科创行”等特色活动,为推动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落地转化提供新抓手。
中国科学院正在大湾区
下一盘“大棋”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2009年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启动战略科技合作以来,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的科技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合作成效更为显著。
一是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是国之重器,在国家发改委、广东省和相关地市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目前在广东省布局建设了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开始逐渐显现。未来,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为广东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蓬勃的科技动力。
二是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落地转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来,以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为依托,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轮胎、低温制冷、波浪能发电、医用粒子治疗、海洋牧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纷纷落地大湾区,有力推动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比如,深圳先进院联合相关单位、企业研发的5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提升了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院不断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的选题模式和组织方式,近年来围绕大湾区产业链上的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推进院属单位与省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是加快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北回归线上绝无仅有的一颗绿色明珠,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署。自2022年7月挂牌以来,在科研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新建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实施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旗舰项目“生物多样性”专项,引进科技人才96人;围绕迁地保护,新增引种4000余种,目前共有迁地保育20167个分类群;围绕科普实践,共举办科普活动近700场,入园游客500余万人次,并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当前中国科学院正与各方一道,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加快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使其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广东将推动大湾区
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在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框架下,广东设立了粤港、粤澳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从机制、平台、项目、人才等多方面谋划推动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促进三地开展务实合作,在“人往来、钱过境、税平衡、物流通”取得实践经验和一定成效基础上,加快推动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稳步推进系列改革举措。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位。
REVIEW
近期关注
来源 | 南方网
编辑 | 卢玲玲